榆次区人民医院护理团队

来源:晋中卫计委 发布时间:2018-02-05 浏览次数: 【字体:

最美医护 | 榆次区人民医院护理团队:让人性化护理沁润心田

20173月,市委宣传部牵头,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卫计委等10个部门,组织开展了“最美晋中人”评选活动,经过层层推荐、事迹展示、公众投票、评委评议等环节,在20181月召开的“最美晋中人”颁奖大会上,榆次区人民医院护理团队、祁县中医院文建福等20人分获“最美医护”及“最美医护提名”称号。在此,我们将“最美”的事迹进行再一次集中展示,让“人人学习最美、人人成为最美、人人宣传最美、人人尊重最美”成为风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奋斗,开创进取,为推动健康晋中建设作出新的业绩!

 

今天的故事主角是获得“最美医护”称号的榆次区人民医院护理团队——

95e4379de7df471092a283dc8835468e.png 

    上班、下班、回家……这是一个个普通护士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女儿、妻子、妈妈……这是420名护理姐妹身兼的多种角色,她们在数年如一日中提升了水平,磨练了意志,用柔弱的身躯为患者树起最牢固的健康屏障。任凭雨打风吹,始终不改初心。

 

    天使故事各异,却同样感人。5月12日国际护士节前后,本网走进晋中市榆次区人民医院护理团队。

 

1镜头一
 ICU外:“孩子能来,我们不能走”

 

    在ICU护士长王侠的记忆中,自2012年成立ICU以来,科里貌似就没有过人少的时候。日日爆满,成了常态。

 

    也正因为这些原因,ICU匆忙的脚步挡也挡不住。这些年轻的女孩子们日复一日忙碌在一线,即便结婚,生子,始终牢记使命在肩,不改ICU人的本色。

 

    说起这里有多忙,护士谷咪的父母深有感触。谷咪生完孩子后,孩子一直是由父母帮忙带着。父亲身体不好,谷咪的母亲在照顾老伴儿之余,还要帮女儿照顾孩子。

 

    一日,按照惯例该回家喂奶的谷咪左等右等不见人,家里打电话一问,说是在忙。

    母亲给嗷嗷待哺的婴儿喂了点水,坚持了一会,孩子依旧哭闹不休,再打电话过去,还是在忙。

    那就继续等等吧。母亲尝试着冲了一点点奶粉,一勺一勺的喂。没想到孩子刚喝下去就干呕进来,不仅吐了奶,把之前刚喝下去的水也吐了出来。

 

    父亲不忍心,又一个电话打给谷咪:孩子哭闹成这样你也不管?别人都能走,就你不能走?

 

    谷咪也着了急:不是我没走,是所有人都不走。

 

    电话那端再也无言,挂了。不一会,谷咪接到父亲电话:忙完了就出来喂下孩子,我们在ICU门口等你。

 

    这些年来,老人抱着孩子守在门外等着喂奶,几乎成了ICU的一道风景。这里很多都是挣扎在死亡线上的病人,我们守紧一秒,他们就更安全一分。王侠感慨地说,孩子能来,我们不能走几乎成了科里的一道铁规,可以正常上下班的,大家都是飞奔回去喂奶,临时有事走不开的,几乎没人说过请假走,都是让家人抱着孩子过来。

 

        “听起来有点无情,但是也没办法,同样的际遇里,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给予病人。咱的孩子饿一会是小,患者那里多一份希望,他们全家人就都可以多一份指望。王侠说。

 

1镜头二
ICU内:“想回家,不想死,还有孩子”

    时至今日,想起患者冯师傅病中的那一张张纸条,ICU的护士们仍记忆犹新。

        2016年底,重伤的冯师傅被送进了榆次区人民医院ICU

 

        “没有自主意识,气管接呼吸机,病症挺危险。王侠在交代完责任护士相关事项后,提醒护士做好精心护理。在护士的细心照顾下,冯师傅的病逐渐好转。但很快,有一个新的问题,因为呼吸机用的时间太久,冯师傅有了呼吸机依赖症。

 

    怎么脱机,成了当务之急。

 

        “他当时没有安全感,脱机后身边有人才肯休息,否则整个人就会很焦躁,反应激烈。为了更好的帮助老冯,护士长组织科里护士专门开了次会,定下来每天留一个人陪伴脱机,在老冯情绪焦躁不安时,护士甚至会一只手拉着老冯的手,一边写重症记录。

 

    到了后期,老冯情况好转,可以拿笔写字时,护士们时不时的还会跟老冯聊天。

 

    腊月二十七那天,护士们跟老冯聊天。

 

        “快过年了,你快些好,好了就能回家了。

 

    老冯吃力的在纸上写道:想回,怕死,孩子还小。

 

    那一刻,护士长王侠的心里,五味杂陈。这些年,她们在ICU里,见惯了生离死别,但每一个病人的意外离开,对于他的家庭都是沉重的打击。替患者全家人守住这份希望,变成了护士们肩膀上沉甸甸的担子和责任。

 

    所幸在科里护士的耐心照料下,老冯最终顺利脱机,转入普通病房,身体在逐步康复中。

             

让人性化服务沁润心田

 

        ICU内外演绎的人间故事,是在榆次区人民医院护理团队中经常发生的事。如果说护士谷咪的行为是其多年来职业素养使然,那老冯在医院得到的照料,则是该院优质护理服务的一个缩影。

 

    这些年来,榆次区人民医院医护团队用她们耐心细致高效的服务,扛起了当地优质护理的一面旗帜。科研创新强管理,护理质量步步高,岗位练兵经常化,举手投足用礼仪,医患心灵更贴近……”这些为人称道的优质服务目前已覆盖全院,人性化服务的阳光照亮了每个病房,照进了每位患者心田。

 

    如今,护士们对患者的照料耐心、细心、周到,也越来越向专业化、细致化靠拢。日常工作中,各科室会抽调业务素质过硬的护士骨干对年轻护士进行培训,定期进行质量分析,同时狠抓专科知识、技能培训,提高专科护理水平。还经常利用各种事件组织业务学习,强化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培训,为临床培养合格人才。

 

    前段时间,李改梅老人因冠心病在心内科住院治疗。护士们耐心询问病情、量血压、喂药、输液,还给老人削水果、洗脸、洗脚、梳头、剪指甲。她们就是我的女儿。李改梅认真地说。这里的护士真是细心,我晨起想散会步,她们也紧紧跟着,生怕有什么闪失。在心内二科住院的韩老师告诉记者。在神经外科病房,当班护士正在为昏迷的危重患者翻身拍背、护理口腔、吸痰、清理大小便。这工作琐碎,但是不能嫌弃,更不能有一点闪失,细微处体现的是我们的真情。护士长曹双萍说。

 

    我们在走访时看到,榆次人民医院开展的人性化护理,不仅是对服务流程再造,更是对服务意识和服务内涵的全面提升,真正体现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宗旨。患者一踏进医院大门,导诊护士就会帮助挂号、交费、取药等,行动不便的患者由护士搀扶或用轮椅护送就诊。患者在整个住院过程中,将得到护士们热情、周到、便捷的服务。剪指甲、翻身、拍背、按摩、洗脚、喂饭、协助不能自理的病人大小便、更换衣服等都由护士帮助病人完成,一张笑脸,一杯热水,一句温馨的问候,让病人和家属感觉好温馨。入院有人接,住院有人陪,出院有人送的场面感人至深。从健康教育到心理护理,拓展了护患沟通的空间,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已经变成现实。

              

胸怀大爱  平凡岗位再续华章

     

    正是有了每一个人的辛苦付出,榆次区人民医院的护理团队才会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续写华章。

 

    近年来,该院护理部不断创新护理服务模式,以优质护理服务为依托,积极开展了体现人性化服务内涵的真诚服务感动服务,患者和家属用一封封感谢信和一面面锦旗诠释着自己的情感,社会满意度大大提升。为了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提升护理服务水平,该院护理部自主研发了护理信息微机管理系统,在临床护理管理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该项目于2012年获晋中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改善服务态度和提高服务技能是提高服务质量的双翼,而良好的医患关系是保证服务质量的基础,医患沟通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前提。榆次区人民医院护理团队的姐妹们在实际工作中,不讲不尊重的语言,不讲不友好的语言,不讲不客气的语言,不讲不耐烦的语言。一张真诚的笑脸,一个亲切的称呼,一次周到耐心的入院介绍……都会让患者感到很温暖。优雅的站、坐、行姿等规范的护理服务礼仪,给患者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她们用良好的礼仪塑造最佳的护士形象,为患者提供了最优的服务。20143月,山西省总工会授予榆次区人民医院护理团队山西省十大女子杰出班组工人先锋号殊荣。20151月,榆次区人民医院护理团队获感动榆次十大新闻人物提名奖。2017421日,在晋中市卫生计生系统五小竞赛活动总结表彰会上,榆次区人民医院眼耳鼻喉口腔科病区护士长刘晓燕、主管护师郭瑞卿申报的冷疗冰袋保护套,心内二科护士长宋俊燕申报的简易掰安瓿器,神经外科护士长曹双萍申报的自制膀胱冲洗器,呼吸科护师马雅婧、寇会娥申报的胃管固定术荣获优秀奖。                        

 

    同时,该院在护理业务方面也常抓不懈,取得了扎实进展。全院坚持三基三严训练经常化,专门挑选出训练有素的操作培训员进行示教,并拍摄成视频,每周对全院护士进行规范的技术操作培训,这项工作雷打不动,坚持不懈。另外,医院还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新方法,让护士们到山西省人民医院、山西省儿童医院进行长期或短期进修学习,使护士们拓宽视野;学成归来后,和医院的护士姐妹们一起分享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实现服务能力的整体提升。

   

         “护理工作与患者密切相关,可谓是任重道远,对于我们护理人员而言,如何踏踏实实走好当前的每一步,这才是最重要的。该院护理部主任杨文华说,护理服务没有终点,420名姐妹的护理之路也将继续勇往直前。纵然未来有无数困难和阻碍,只好心中有勇气,有信念,有大爱,就必定能够征服它、战胜它。